第一四六章 韩月海对翠梅心怀不轨
一秒记住17k小说网www.17kxs.top
腊梅觉得他杀敌勇敢,表现突出。在这次反围剿的战斗中是立了功的。
但功是功,过试过,两者不能混淆。
就是功劳再大,战利品不缴公。也是违背纪律的。
但不隐瞒,能谈出真实思想状况。这种表现是诚恳的。
现在还在收缴期,只要战胜错误思想,还不至于使错误形成。
错误虽然还没形成,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如不改正这种思想,错误只是早晚问题。
张勤贵这件事说明,有的战士是非还不分明,执行纪律还不坚定,组织观念还不强。
只有克服这种思想,才能使他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,才能成为一个合格战士。同时,也才能向合格的gongchan党员的标准靠近一步。
她想到这里,紧绷的心情稍缓和些。思索咋着才能使他醒悟。
她想起,小时候一起读的《水浒传》,就启发道:
“张勤贵我问你,《水浒传》里智取生辰纲,是谁抢谁要,还是归水泊梁山?”
勤贵笑了笑说:
“那还用说,梁山英雄义字当头,当然归水泊梁山喽。”
腊梅又说:
“既然农民起义军,靠一个义字,都能做到缴获归公。难道gongchan党领导的,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军队,反倒连农民起义军也不如?”
张勤贵嗫嚅地说,我觉得自个缴获的战利品多,想着手枪能归我。
腊梅觉得,如果从手枪是武器,有了它,可以杀伤敌人这方面说,这句话有合理成分。除此之外,都是错误的。腊梅突然想到,这种想法,就像农民在地里拾庄稼,谁拾谁要。
看来,自私自利的小农思想,不是教育一次两次就能克服的。
于是便说,就是你缴获的战利品再多。归不归你,也必须组织研究决定。
难道一切缴获要归公的部队纪律,你忘记了?
如果谁缴获的谁要,那纪律还起啥作用?
一个没有纪律的部队,能有战斗力吗?老百姓能欢迎吗?
你要求入党很积极,难道不知道gongchan党是大公无私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吗?
难道不知道gongchan党的纪律,是自觉遵守的铁的纪律吗?
腊梅想,张勤贵不经组织批准,就想把手枪自己留下。严格说,这不光是纪律问题。因为他是要求加入党组织的积极分子,按照党员标准来说,这是缺乏组织观念的问题。也是还没从思想上入党的具体表现。
一个人要想入党,首先必须树立组织观念,做到从思想上入党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gongchan党员。
思想上入不了党,行动上就必然出现错误,必然达不到党员标准。
张勤贵不想缴公,如果继续发展,就会犯无组织无纪律性质的错误。
小农意识清除不了,就做不到从思想上入党。
为了使他思想上入党,必须使他从这件事来一个彻底转变。
她想到这里,缓和了一下语气问,你说说具体是咋想的?
至此,张勤贵已经明白了自个感到不对劲的原因。
马上摘下挎着的手枪,放在腊梅面前的桌子上。
党代表,我错了。
原来只觉不对劲,没找到不对劲的原因。
你这一说,我才明白,我忘记了部队性质和纪律。更不符合一个gongchan党员的标准。
如果都像我这样,纪律就被破坏,就会遭到人民的反对。
我马上缴公,一定深刻认识错误。为汲取教训,请求组织给我处分。
腊梅心想,使他认识到,问题表现在纪律上,根子在思想上,才能真正进步。
就语重心长地说:
咱是农民出身,农民有憨厚朴实吃苦耐劳的优点,也有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纪律观念不强的缺点。
你不想想,农民祖祖辈辈在自己二亩地里刨生活,耳目闭塞,百里以外都没去过,会不目光短浅吗?从小到老只想着自个的小家庭,会不自私自利吗?还有自由散漫的弱点,都是生活的方式造成的,是以前养成的习惯造成的。看到这一点,才能看到与革命战士的差距,才能看到与党员的差距。要是看不到这些,咱咋能进步?
处分是教育的手段,不是目的。
要想成为一名战士和合格gongchan党员,最根本的,是清除错误思想。只有这样,才能达到目的。
要不这样,咋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纯洁?
听了腊梅的话,张勤贵的心胸豁然开朗。
他坚定地表示,一定树立组织观念,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。
一天,天气闷热。张辰卓和张若顶带领大刀连战士,来到根据地东南边境的琉璃寨。
因为是秋收季节,他们就边帮老百姓秋收,边做群众工作。
从小跟父母在马戏团学杂技的翠梅,一早就和父母及几个战士,来到她家分得的红薯地,刨红薯。
翠梅家娘,看太阳快到中午,对翠梅说:
“妮,你回家做饭。俺几个刨完这一点,就回去。”
“中,娘。我把麻袋里的红薯,先扛家走,您早点回来吃饭。”
翠梅说着,扛起红薯往家走去。
大刀连的韩月海是俘虏过来的战士。有游手好闲,流里流气的坏毛病。
部队下乡后,他不乐意帮老百姓干活,经常装病留在村里。
到琉璃寨后,他见翠梅黑眉大眼,面色红润,对她垂涎三尺。
这天,他装病准备去闲溜达。
看见翠梅从门前经过,心中陡升歹意。偷偷在她后面跟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