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从马嵬驛开始 第26章 马嵬政变!(二)
一秒记住17k小说网www.17kxs.top
龙輦终於摇摇晃晃地滚到了马嵬驛。
此时,大日凌天,热气瀰漫,聒噪的蝉鸣在耳边响个不停。
又累又饿的禁军士卒们,怨声载道,污言秽语漫天飞。
隨著皇帝下令就地休整后,所有人立刻一鬨而散,纷纷找个阴凉处横七竖八地躺下。
“大將军留步。”
陈玄礼目送龙輦消失,正要踱步向前,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。
回头看去,竟是太子的贴身內侍李静忠。
李亨本有意让鱼朝恩前来传话,可后来经张良娣劝说,这个差事自然而然便落到了李静忠身上。
“太子可有教旨?”
陈玄礼何等敏锐,只一眼便瞧出了李静忠的来意。
李静忠四下瞭望一番,见无人关注,这才说道:“太子教旨:大將军切勿听从建寧王之言,伤及陛下。”
陈玄礼略感疑惑。
伤及陛下,这是何意?
他与建寧王从来只是谋划诛杀杨氏一党而已,何来伤及陛下一说。
就在他疑惑之时,李静忠又道:“太子的意思是,建寧王所行之事皆其个人行为,望大將军切不可因此毁誉后世!”
什么?!
这次陈玄礼听懂了,太子这算明言不同意杀杨国忠吗?
“这是太子的意思,还是你的意思?”
陈玄礼攥紧了刀把,眼神危险。
事情到了这一步,他不相信太子看不出其中的风险,做出临阵变卦的决定。
李静忠只觉浑身寒毛直竖,忙开口解释:“太子已经知晓大將军的决定,只是建寧王对陛下心怀怨懟,大將军定要小心谨慎,切勿与之同流。~q·u`s·h.u¨c*h,e`n¨g..^c\o?m`”
话里话外,阻止建寧王参与政变,否则就难以保证陛下安危。
陈玄礼略一琢磨,便明白了其中的意味,太子这是害怕建寧王立下大功,如当初圣人那般威胁到广平王。
但此事已非他能掌控,或者说从昨晚开始,主导权看似在自己手里,实则已经落到了建寧王手中。
当然,他也乐见其成,毕竟逼宫非同儿戏,一个不慎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。
有人愿意在前面顶著,何乐而不为呢?
“回稟太子,臣定当竭力保护陛下。”
不论最终结果如何,陈玄礼至少做足了表面態度,没给太子留下任何不良印象。
“有劳大將军了。”
李静忠带著激动离开,陈玄礼却將目光移向了不远处的张敬轩身上,准確地说是张敬轩身后的那个內侍身上。
就在这时,不远处又传来杨国忠呵骂声。
“滚开!那粮草乃是留给陛下与贵妃的,你们有什么资格吃?饿了就自己找吃的去,草根、树皮哪个不能吃?”
啪!
马鞭掠过,一声脆响,那禁军粮需官的脸上立时便多出了一条血痕。
这一幕落在了所有人眼中,坐在地上的禁军几乎同时站起,愤怒又无可奈何地盯著杨国忠打马离去。
“大將军,午时已到,该动手了!”
张敬轩按著腰刀阔步走到陈玄礼面前,沉声说道。¢秒a章·}节?小.说^网? _首¤发1o
陈玄礼抿了抿嘴,抬头望了眼太阳,又扫了眼群起激愤的禁军士卒,深吸一口气问道:“建寧王现今何处?”
张敬轩道:“殿下奉詔,前往陛见!请大將军下令诛杀杨国忠!”
就在陈玄礼准备应声时,一阵马蹄声骤然传来,又一內侍赶来。
“龙武大將军陈玄礼何在?有圣諭!”
陈玄礼与张敬轩皆是一震,面面相覷,茫然失措。
“老臣接旨。”陈玄礼最终还是趋步上前。
“圣諭:建寧王李倓犯上谋逆,速速前来救驾,不得有误!”
闻言,张敬轩倏地望向陈玄礼,见其面色呆滯,又有迟疑之状,顿时心感不妙。
他深知,若陈玄礼此时反水,那殿下將面临前后夹击的窘境,势必危在旦夕。
绝对不能让陈玄礼反水! 一念及此,张敬轩忽地暴起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刀砍下那內侍头颅。
陈玄礼躲闪不及,被溅了一身血污,他大怒:“你想谋反吗?何敢诛杀內侍?”
张敬轩怒目圆睁,满脸狰狞,刀尖依然滴著血跡:“杨国忠矫詔谋反,卑职请大將军下令诛杀杨国忠,护驾圣人!”
“请大將军下令诛杀杨国忠!”
陈玄礼阴沉地凝视著不知不知觉已经围在他身边的士卒,怒极反笑:“建寧王当真好手段!”
张敬轩步步紧逼:“请大將军下令诛杀杨国忠!”
好汉不吃眼前亏!
陈玄礼深深看了他一眼,隨即翻身上马,大声道:“全体集合!”
不消片刻,所有禁军士卒便集合完毕。
万眾瞩目下,他怒吼道:“弟兄们,逆胡叛乱,威逼长安,我等跟隨天子移乡背井,吃不饱睡不好,此何人之罪也?”
“杨国忠!杨国忠!杨国忠!”
张敬轩声嘶力竭,引动了眾將士的情绪。
“那我们该怎么办?”
“杀了他!杀了他!”
声浪震天,惊的鸦雀齐飞。
恰在此时,杨国忠被吐蕃使者围住寻求食物,他正准备挥鞭抽打,却听背后一阵喊杀声,顿时嚇得魂飞魄散。
“造反了!真的造反了!快滚开,耶耶要上告陛下!”
杨国忠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疯狂抽打挡住去路的吐蕃使者。
“杨国忠在这里,杀了他!”
突然,一声怒喊,瞬间便有无数的禁军士卒將他团团围住。
“你、你们想干什么?我乃当今宰相,大唐国舅,尔等意欲谋反吗?”
杨国忠额头沁出密汗,色厉內荏地质问著,他想过太子谋反、想过建寧王谋反,唯独没考虑过陈玄礼谋反。
皇帝对陈玄礼的宠信不比自己少多少,他何以如此忘恩负义?
“陈玄礼,陛下待你恩重如山,你为何要谋反?速速让他们退下,有何不满我与陛下诉说。”
杨国忠望向人群之外的陈玄礼,厉声恳求。
陈玄礼盯著他冷哼一声:“杨国忠勾结吐蕃谋逆,杀了他!”
杨国忠眼睛倏地睁大,喝骂的话被一支箭矢堵在了嗓子眼。
接著又一道寒光闪过,他顿时便觉脖子一凉,顷刻间天旋地转,一片混沌吞噬了他的所有意识。
一代权相杨国忠就此了帐。
世人皆说,安史之乱根在杨国忠。
实则不然,罪魁祸首应是李隆基,其次是李林甫,最后才能轮到杨国忠,杨国忠充其量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。
杨国忠死了,但禁军已经杀红了眼。
眾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杀一个杀,杀两个也是杀,索性就杀他个痛快,杀他天翻地覆!
於是,禁军开始失控,他们不仅杀了杨国忠,就连那些吐蕃使者也没能倖免,全都被砍成了肉泥。
陈玄礼有心收拢譁变士兵,却发现士兵早已挥舞著屠刀四处寻人而杀,他只能无奈抢先赶往驛站,决不能让他们伤害到陛下。
与此同时,马嵬驛站內又是另一幅光景。
隨著龙輦的停靠,隨行贵妇们立刻拥著贵妃姊妹进入驛站,寻了一块阴凉地互相苦中作乐。
杨贵妃抚摸著怀中的狸猫,忧心忡忡地望著院墙,院墙对面是皇帝、太子与百官。
“妹妹且安心,陛下自有计较。”
与杨贵妃忧心不一样,虢国夫人很是兴奋,经过她孜孜不倦的劝说,皇帝终於想通了,要逼太子鴆杀建寧王以示忠心。
杨贵妃道:“阿姊,陛下绝不可能废黜太子,而我们却一直与太子作对,往后太子若登基,你我岂不休矣?”
“怕什么?等去了剑南,便是咱家之地盘,太子又能如何?”
虢国夫人不以为然。
杨贵妃还欲说什么,驛站外突然传来一声悽厉惨叫,惊得眾人神色大变。
“啊——”
紧接著,“砰砰砰”几声,驛站四处大门全部封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