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国重工:奔腾年代1983 第88章 神乎其技!
一秒记住17k小说网www.17kxs.top
陈志强这话一出,在场所有人的视线,都集中在了韩栋身上。°$完:?¢本×神3¥}站¨|! $已¢发~,£布3>=最[?新#章÷?节?
徐保国手里还拿著那份极具价值的技术研究报告。
他看了看手中的报告,又看了看眼前出现在陈志强身后的年轻人。
正是刚才在厂区门口领他们进来青年,看著也就二十出头,穿著那件极不起眼的蓝色工装,袖口还沾著早已洗不净的油渍。
就是他?
一个能让陈志强这样的技术泰斗,心甘情愿打下手的人?
一个能把冶金、锻造、精密加工这么多门技术集合到一起,从无到有搞出这样成果的人?
若不是陈志强亲自说出口,徐保国是断然不信的。
但即便如此,徐保国仍是保留质疑。
“陈老,您可別跟我开这种玩笑,这技术攻关可是大事,是不能隨便拉个年轻人出来顶缸的。”
在徐保国看来,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周兴国和李卫民为了保住合作项目,和陈志强商量好后,推出一个挡箭牌。
从而確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,若是出了问题,也由这个年轻人担著。
陈志强早已猜到徐保国的顾虑,好在韩栋早就和他商量过应对方式。
“徐局长,您是技术监督局的领导,更是专家。
这份报告里的各项指標数据,您肯定是一目了然。
若是有什么技术疑点或者难点,大可询问这位韩栋同志。· ”
陈志强这番话,直接將韩栋推了出来,把话语权交到了他的手上。
徐保国倍感意外,陈志强虽然不是红星三厂的人,但却极力推举著这位三厂的技术人员。
这让他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更加感兴趣起来。
他今天来,是代表的市技术监督局,代表的是规矩和標准。
手里的报告数据详实,逻辑严密,加上陈志强的背书,分量极重。
可报告终究是纸上的东西,他必须要亲自验证。
徐保国看向韩栋,审视片刻后,问出了第一个问题,直指核心技术点。
“韩栋同志是吧。”
“嗯。”
“我问下你,报告里说,你们这把滚刀的硬度达到了hrc65以上,这比国標的上限还要高。
我们都是搞技术的,理应知道硬度越高,材料越脆,韧性就越差。
请问你们是如何在提高硬度的同时,又保证滚刀在高速削切时不断裂且不崩刃的?”
这个问题的角度极其刁钻,是材料学和热处理工艺中最核心的矛盾点。
在场的刘卫东和马建国等人,都为韩栋捏了一把汗。
张鲁生重新得意起来,在他看来,一个毛头小子能懂什么热处理?
更何况这样复杂的多学科综合知识,就算是他,也很难第一时间讲的明白。
他已经等著看韩栋哑口无言的样子了。
面对角度刁钻的问题,韩栋依旧淡定如常,没有丝毫慌乱,只是稍作思考后,便立刻应道:
“徐局长,您问到点子上了。
常规的淬火工艺,確实很难平衡硬度和韧性的矛盾。
所以,我们没有用常规的法子。”
“哦?那你们如何处理的?”
韩栋带著徐保国等人来到了y38改装好的滚刀前,徐徐道来。
“我们是採用分级淬火加多次回火的复合工艺。
在奥氏体化之后,现在550度的硝盐中进行等温淬火,让大部分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,这种组织既有高硬度,又有良好的韧性。
隨后再进行油冷,將残余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,保证其整体硬度。”
徐保国一边听著,一边频频点头,思考著韩栋说的处理方式。 接著韩栋继续说道:
“淬火后,要进行连续三次的高温回火,且確保每一次都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,目的是消除內应力,让碳化物弥散分布,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。
所以您看到的这把滚刀,虽然硬度很高,但崩刃的风险要比常规工艺生產出来的低很多。”
韩栋这一番话下来,行云流水,没有丝毫磕绊。
每一个专业术语,每一处工艺细节都讲的明明白白。
张鲁生的脸色彻底凝固了。
他虽然不是什么热处理专家,但他知道韩栋所说的这些,想要实现是多么的困难。
而最难得的是,韩栋將这些复杂的理论变为了现实!
一个年仅二十多的年轻人,怎么可能懂得这些的?
徐保国此时已经对韩栋產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眼前的年轻人面对他一个市技术监督局的副局长,不仅能够做到临危不乱,反而还能保持逻辑思维对答如流。
不得不说,这个韩栋不简单,怪不得陈志强会极力推举他。
徐保国接著问道:
“那这台y38工具机的改造呢?我看著凸轮展成机构的结构很新颖,曲线加工精度极高。
你们是如何用这台老旧的设备,来保证加工精度的?”
这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。
没有先进设备,谈何精密加工?
这是所有机械厂都面临的现实难题。
韩栋示意徐保国看向差动齿轮箱和凸轮盘。
“您说的的没错,这台y38本身精度有限,齿轮传动链长,累积误差大,齿轮间隙也存在磨损。
如果按照常规方式改造,就算换上新齿轮,也根本达不到加工螺旋锥齿轮的精度要求。”
韩栋先是点出了原装设备的问题所在,徐保国点了点头表示认可。
紧接著,韩栋继续说道:
“所以,我们乾脆放弃了对原有传动链的改进,而是另闢蹊径。”
徐保国挑了下眉问道:
“另闢蹊径?”
“没错,设计的核心,就是这个凸轮展成机构。
它的作用不是简单的驱动刀架,而是为了修正。
滚刀在削切螺旋齿轮时,所需的全部复杂运动轨跡,包括进给,旋转,抬刀等这些动作,通过函数进行计算后,全部集成到这块凸轮盘的轮廓曲线上。”
徐保国听后更是心惊,將这些动作的函数集成到一起,难度他自然知道。
接著韩栋没给他们过多的思考时间,而是接著说了下去。
“这根曲线並非单一的圆弧,而是一条经过精密计算后,得到的非匀速螺旋线。”
一提飞匀速螺旋曲线,徐保国眼中满是惊讶之色。
能做出这样的工艺,就算整个滨江市也是极为罕见的。
徐保国毕竟是滨江市的工业技术专家之一,他立刻想到了韩栋这么做的原因,於是试探性的问道:
“等等,你是说,利用非匀速螺旋曲线,让它在不同的角度区间变换曲率!
这样就能够抵消掉工具机自身传动链的累积误差和齿轮背隙?
这……这真的可以实现么?”
韩栋点了点头,继续补充道:
“没错。
简单来说,工具机的误差是固定的,用反向误差曲线来补偿,这样一来,刀尖最终的轨跡,就是绝对精准的。”
徐保国心中已是震撼不已,心中已是翻江倒海。
这样超前且神乎其技的设计思路,已经不能用巧妙来形容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