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17k小说网www.17kxs.top
次日上午,苏瑶并没有向其他人那般立即行动,而是首先打听了这花家和乔家,而后她便知道了两府的大概情况。
两府的庄子上,每年都能产许多粮食,除了供给本府,其余还各可剩余两万斤左右的余粮,一般都是由文掌柜收了的,而且他们也去世如文掌柜所说,不算大庄子,但也不算小的,属于中下等。
用过午饭,苏瑶才启程往花家庄子上去。
马车在一处并不宽敞的田间小道上行使,走得小心翼翼,苏瑶掀开帘子,便见两侧连绵不尽的麦田。
这儿的水稻是一年三熟的,所以最近才割了麦子,田便只见一个个已经去了谷子的麦垛。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苏瑶忍不住唱起了一首现代歌曲:在希望的田野上……
大约行了三里路,便见一个片房舍,苏瑶想,应该是到庄子上了。
她下了马车,走到这房屋前,对一个胡子花白的守门人道:“您好,我是文掌柜介绍来的,想要见见你们庄主,”苏瑶说罢便递上了那一封给花家的信。
那老管家接了信,道:“姑娘稍等片刻,”说完便不急不缓地往庄子里去了。
这冬日里的寒风,如刀般割着她柔嫩的脸庞,她将外袍紧紧裹住,一直跺着脚,半个时辰后才终于看见那管家姗姗来迟。
苏瑶松了口气,现在终于可以进去了吧!
可是……为何他手上还捏着那封信?
“姑娘,我们家老爷今日卧病在床,不见外客,”那管家将这封信完封不动地递给了苏瑶。
苏瑶接过信,对那老管家笑了笑,悻悻而回。
本以为有了文掌柜的信,会很轻易便进去的,没想到居然连门都不让进,难道这是文掌柜在算计她?专门将关系不好的客户交给了她,就是为了让她吃几回闭门羹,挫她的锐气?
苏瑶坐进马车里,细细思量着。转念一想,这文掌柜也是老掌柜了,她不过一个新人,他何必为难她呢?
苏瑶压下心头疑惑,吩咐马倌将马车赶到了乔家。
与花家不同的是,这一次她被请进了前厅,喝上了一杯热茶,但是,也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等来一个妇人。
那妇人看起来三十多岁,身子清瘦,面无血色,她说话很是有礼,她道:“苏姑娘是吧,您来的真不是时候,我们庄子上今年欠收,只够自己庄子上吃的,”她也将这信递还给了苏瑶。
虽然这话说得委婉,苏瑶却也知道,这明州又没有什么天灾人祸的,粮食不可能欠收,这不过是她用来拒绝人的理由。
“我明白了,”苏瑶接过信,道:“谢夫人的款待。”
那妇人也朝她笑笑,便让管家送她出去了。
苏瑶的心情稍稍好了些,虽然这人也拒绝了她,但是好歹让她进去坐了会儿,可见文掌柜还是没有骗她的,他与这两家在生意上的关系,至少还是不错的。
傍晚时分,苏瑶只得悻悻回了客栈。
就在她愁眉苦脸进门时,便看见靠窗棂的一张桌子,围了另外十个掌柜,一个个都是愁眉不展地在那儿喝酒。33.33xiaoshuo.
苏瑶这便也走了过去,道:“各位掌柜,不好意思回来晚了。”
“你可收着粮了?”文掌柜抬头望她,其他人也只是随意瞧了她一眼,心里笃定她没有收着粮,因为他们都没有收着,这个信任更不可能收着了。
苏瑶摇了摇头,众人也没有露出什么失望的神色,而是让她坐下了。
“文掌柜,这一回,我们大家都没有收着粮,该不会是这儿的庄子联合起来,抵制我们罢?”周掌柜问道。
苏瑶这才知道原来不止她,所有人都吃了闭门羹,不由放下心来。
众人又说了许久,却也没有得出什么有用的推测。
次日,几位掌柜便开始打探此次庄子上不愿意卖粮给他们的原因,苏瑶自然也到处走走逛逛,尤其是茶馆酒楼里,那些个最容易探听到消息的地方。
她走在街上,苏瑶总觉得身后好似有人跟着,她时不时地回头望一眼,却只看见来来往往的行人,好似没什么特别。
“见了鬼了!”苏瑶叹了一句,便转身进了茶楼。
一个穿着普通,货郎模样的男子跟着她,也进了茶楼……
苏瑶随意做了个位子,点了个庐山云雾,优哉游哉地喝着,嘈杂的各色声音便都入了她的耳。
“听说西察国打过来了!”有个男子一边喝茶,一边小声地对旁边那人道。
“你还管这些?咱这饭都快吃不上了!”另一人道:“就是因为这消息,最近米菜都涨价了。”
苏瑶听到这儿,不禁放下了杯子。
上京的米之所以涨价涨得这么快,有战争的原因,但是最大的原因可能不是战争,而是米行行会的垄断和一致定价。而明州这儿米价最近上涨,恐怕就是因为有战争的传言了。
西察国侵占了齐国西边六县,众人大概都以为此战要打上许久,打仗需要粮饷,流通在市场上的粮食会更少,到时粮食便更加紧俏了,所以粮食开始涨价。
难道这些庄子也是准备屯粮过冬?
也是,若是战争愈演愈烈,粮食会不断涨价,与其现在低价将粮食卖给别人,不如自己屯着,以后若是有欠收,也不需要到市场上买粮了。
苏瑶这便立即付账走人,下午回到客栈,众人又聚在一起商量,其余人都差不多从不同的渠道得到了类似的消息,但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其中有一人提议道:“不如咱们去收佃户的粮罢?”
苏瑶看了他一眼,道:“我打听过了,这明州大约有七成粮食在各大庄子里,普通佃农手里至多有三成粮,而且如今这时候,哪个农户不是将粮食当作金子一般藏着,谁愿意卖?”
苏瑶既然要来明州,之前便已经着福生等人打听过这儿的情况了。
文掌柜冲着苏瑶点了点头,他捋了捋髭须,沉吟不语。
若是照这样下去,这整个明州不就一粒粮食都收不上去吗?而他们已经同这些庄子打了多年的交道了,突然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收米,相当于是重新开始,太费精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