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幻:开局道鼎,转生诸天 第15章 文场扬名因果定,武途筑基源点来
一秒记住17k小说网www.17kxs.top
两年时光如白驹过隙。
沈黎己长成清俊少年,身姿挺拔,如庭前玉树。
他每日依旧雷打不动地读书、习武,学问愈发扎实深厚。
拳脚功夫在杨震的严苛打磨下,也早己非吴下阿蒙,寻常三五壮汉近不得身。
这年八月,秋闱乡试之期将至。
不同于之前的县试,秀才功名乃是一道真正的门槛。
跨过去,才算真正踏入了士绅阶层的门槛,见官不跪,免役免税,地位迥然不同。
沈文敬对此次考试极为重视。
考前半月,便不再让沈黎习武,只令其静心温书,调养精神。
家中气氛也无形中凝重了几分,连最爱说笑的柳知意。
近来窜门时都自觉放轻了脚步,说话细声细气,生怕打扰了她的“黎哥哥”。
临行前夜,沈文敬将沈黎叫至书房。
烛火摇曳,映着父亲略显清瘦却目光炯炯的脸。
“黎儿,”沈文敬的声音比平日更沉缓些。
“乡试不比县试,一府才俊汇聚,藏龙卧虎,且考题更深,阅卷更严。”
“你虽早有才名,亦不可存丝毫轻忽之心。”
“孩儿明白。”
沈黎垂首应道。
他神色平静,并无多少临考的紧张,却也毫无骄矜之色。
沈文敬看着他这般沉稳模样,心中稍安,又道:
“你平日杂书看得多,此或可为助益,然切记。”
“不可偏离圣人之道,不可妄发惊人之语,稳妥为上。?狐_恋~闻!茓. !冕′沸*悦!读~”
他细细叮嘱着科场注意事项,从笔墨纸张到饮食起居。
甚至如何应对号舍内的蚊虫鼠蚁,事无巨细,皆是多年阅历所得。
沈黎静静听着,一一记下。
他知道,父亲这是在用他的方式,传递着关切与期望。
最后,沈文敬从书案抽屉里取出一个崭新的考篮。
里面笔墨纸砚,吃食药物一应俱全,准备得比县试时还要周全。
“去吧,好生歇息,明日一早出发。”
“是,父亲也请早些安歇。”
沈黎接过考篮,行礼退出。
刚回到自己院中,便见一个小小的身影从月亮门边探出来,是柳知意。
她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、绣得歪歪扭扭的香囊,递到沈黎面前,小脸微红:
“黎哥哥,这个给你!我跟我娘学的,里面放了晒干的桂花和薄荷叶。”
“提神醒脑的!你带进考场,要是困了闻一闻!”
香囊的针脚粗糙,甚至有些扎手,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。
沈黎接过,握在掌心,能感受到女孩笨拙而真诚的心意。
“多谢。”
柳知意仰着头,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:
“黎哥哥,你一定能考中的!我觉得你比那些老秀才都厉害!”
她顿了顿,又握着小拳头,一脸认真。
“要是考官没取中你,那肯定是他眼神不好!对!眼神不好!”
沈黎被她这毫无道理的维护逗得唇角微扬:
“承你吉言。·搜*嗖·小/说?王′ ·勉¢沸-悦/渎!”
贡院森严,气氛比县试时更为凝重。
考生年龄跨度极大,有白发苍苍的老者。
也有与沈黎年纪相仿的少年,更多的是二三十岁的青壮。
沈黎这般年纪的,依旧是少数,但他神色从容,验明正身,接受搜检。
步入那排排如同蜂巢般的号舍时,步履稳健,不见丝毫慌乱。
号舍依旧狭小憋闷。
沈黎安顿下来,铺开纸张,研好墨,闭目凝神,将外界一切嘈杂隔绝。
那桂花薄荷的淡淡香气从怀中香囊缕缕散出,让他心境愈发澄明。
三场考试,场场不易。
经义需精深,诗赋需才情,策问需见识。
考题发下,沈黎快速浏览,心念电转。
他并未急于动笔,依旧是在草稿纸上细细勾勒纲要,遣词造句,反复推敲。
他破题精准,阐释透彻,引经据典,严谨不失文采。
最耗心神的便是策问,问及地方水利与民生。
沈黎结合平日所读杂书、地理志,以及从杨震,父亲甚至柳通判那里听来的零星政务见闻。
条分缕析,提出数条务实之策,虽略显稚嫩。
却思路清晰,言之有物,远超寻常死读书的学子。
每场考试,他从开考写到净场铃响,笔不曾停歇,腕不曾酸软。
身体打熬的好处在此刻显现无疑,连续数日的煎熬。
并未让他如一些体弱考生那般面色苍白摇摇欲坠。
数日后放榜,沈府依旧只派了管家前去,这一次,等待的时间似乎格外漫长。
林氏坐立不安,频频望向门口,沈文敬虽端着茶盏,指尖却微微发白。
柳知意更是早早地就跑来了沈家,陪着林氏一起等,小脸上满是紧张,嘴里不停地念叨:
“肯定中的,肯定中的,黎哥哥那么厉害……”
终于,急促的脚步声和激动得变调的呼喊再次由远及近:
“中了!老爷!夫人!中了!小少爷高中了!第九名!是秀才公了!”
“哗啦!”
沈文敬手中的茶盏终于落地,摔得粉碎。
他却恍若未闻,猛地站起身,嘴唇哆嗦着,眼圈瞬间就红了。
林氏更是喜极而泣,用手帕不住擦拭眼角。
柳知意愣了一瞬,蹦得老高,拉着林氏的袖子又哭又笑:
“中了!真的中了!我就知道!林姨!黎哥哥是秀才公了!”
报喜的衙役再次敲锣打鼓而来,这一次,阵仗远比县试时更大。
左邻右舍、甚至一些平日不太走动的亲朋都纷纷上门道贺。
“沈家麒麟儿”,“少年秀才”的名声顷刻间传遍了全县。
沈黎站在庭中,接受着比上一次更热烈的恭贺。
他穿着一身新做的青色生员襕衫,头戴方巾,长身玉立。
清俊的脸上依旧平静,只在那喧嚣的恭贺声中,对着喜极而泣的父母,深深一揖。
【名望:一府扬名(少年秀才)】
【因果:光耀门楣,慰藉父母】
【源点+8】
【当前累计源点:21】
道鼎的反馈如期而至,沈黎心中微动。
秀才功名带来的名望与因果,果然远胜童生。
当晚,沈家设下小家宴,只请了杨震和柳通判一家。
宴席上,沈文敬多喝了几杯,拉着杨震的手,反复说着:
“杨师傅,犬子能有今日,也亏得你教导有方,让他有副好体魄支撑啊!”
杨震亦是满面红光,与有荣焉,大手一拍沈黎的肩膀:
“我就知道这小子不是池中之物!文武双全,好!给咱们练武的长脸!”
柳通判也是连连夸赞,看着沈黎的眼神愈发欣赏。
柳知意则只顾着开心,把自己碗里的鸡腿都夹到了沈黎碗里,小声道:
“黎哥哥,你多吃点,补脑子!”
沈黎看着眼前这一幕幕,看着父母欣慰的笑容。
师傅爽朗的大笑,柳知意单纯的喜悦,心中暖流淌过。
这一步,他走得稳稳当当。
秀才功名在手,前路似乎更加宽广。
而那二十一源点,也让他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。
夜色渐深,宴席散去。
沈黎回到书房,并未立刻歇息。
他推开窗,望着夜空中的疏星,任清凉的夜风吹拂面颊。
功名,是护身符,是垫脚石,却非终点。
他的路,还在更远方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