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被诬科举舞弊?一篇六国论惊天下

被诬科举舞弊?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第23章 否则牛头人的痛苦也不是闹著玩的

  一秒记住17k小说网www.17kxs.top

  柳芸娘侍立在一旁,劝道:“世子,是您眼光太高了。这些举子们能写出这样的诗作,已是不易。”

  秦修远闻言轻笑:“柳妈妈,你经营醉仙楼多年,难道看不出这些诗作的好坏吗?”

  柳芸娘轻笑一声,不敢再多言。

  这位世子爷自幼酷爱诗词,造诣极高,寻常诗作,確实难入他的法眼。

  秦修远越看越不满意,將手中诗稿隨手扔在一旁的紫檀木几上。

  柳芸娘见状也不知如何是好,只得赔著笑脸。

  这时,紫鳶款款走入亭中,福身行礼:“世子,奴婢收得一首好诗,请您过目。”

  “哦?”秦修远挑眉,“能让紫鳶都称讚的诗,我倒是要看看。”

  他接过诗稿,目光落在《清平调》三字上。

  待看完第一句“云想衣裳想容”,他的眉头便舒展开来。

  读到“春风拂槛露华浓”时,眼中已泛起异彩。

  “妙!太妙了!”秦修远拍案而起,脸上难掩喜色。

  柳芸娘连忙凑上前来观看。

  待看清诗作,她也不由惊嘆:“这位才子当真是……才华横溢啊!”

  秦修远反覆品读,越看越是喜爱:“今晚的诗魁,非这首《清平调》莫属!现在便通知下去吧。 ”

  紫鳶见状,心中暗喜,却还是恭敬问道:“世子不再等等吗?说不定还有更好的……”

  话虽如此,在她心里却早已认定,今晚绝不会再有能超越此诗的作品。

  之所以这么问,不过是出於侍女的本分,要给主人留些余地。

  “绝无可能!”秦修远斩钉截铁地说,“就这首了。”

  他略一沉吟,又道:“紫鳶,你去问问这位才子,就说我想见见他,不知他可否赏脸?”

  柳芸娘闻言,忍不住插话:“世子,您身份尊贵,直接把他召来不就是了?何必如此客气?”

  秦修远没有回答,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。

  柳芸娘会意,退到一旁,不再说话。

  世子待人向来如此,从不以势压人,对真正有才之士更是礼遇有加。

  紫鳶领命而去,心中泛起涟漪。

  ……

  另一边,陆临川几人依旧在閒聊。

  宴饮未毕,也不好先行离去。

  “说起来。”赵明德抿了口酒,突然问道,“若选魁只看客人打赏,那咱们作诗相赠对姑娘们有何益处?”

  白景明笑道:“子谦兄这就有所不知了,才子赋诗相赠,最是能助其提高名望。即便魁落选,有了名篇加持,身价自然也会不同。”

  柳通却疑惑道:“这等风月场所的虚名,该也无甚大用?”

  “若虚兄此言差矣,你可知道去年的紫烟姑娘?原本不过是个寻常歌伎,只因得了翰林院王学士一首《鷓鴣天》,如今已是达官贵人爭相邀约的座上客。这一纸诗词,抵得过千金缠头啊。”白景明圆脸上露出促狭的笑容,“那清荷姑娘连续三年都是魁,声望已是最高。陆兄这首《清平调》若是相赠,怕是要……” 他说著突然顿住,故意卖了个关子。

  陆临川正把玩著酒杯,闻言抬眼:“要如何?”

  “哈哈哈!”白景明拍案大笑,“断不会辱没了佳人!据说这清荷姑娘今年就要满十九了,当了三年魁,竟还未被赎身,你们说奇不奇怪?”

  赵明德若有所思:“我听说是看不上那些紈絝子弟,一直在寻觅良人。”

  其实,像清荷这样的京城名妓,只要愿意,攒上三五年钱就能为自己赎身。

 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於钱,而在於人。

  虽然才子佳人的美满爱情令人嚮往,但现实中,这些名妓即便被赎为小妾,往往也只是恩爱几年而已。

  等到她们年老色衰,或者对方的新鲜感耗尽,就会被冷落拋弃,后半生反而更加悽苦。

  正因如此,即便她们遇到真心喜欢的人,也不会轻易答应赎身。

  毕竟,一时的欢愉容易,一世的安稳却难求。

  “良人?”白景明挤眉弄眼,“我看是待价而沽罢了……若真是寻觅才子,今夜怀远兄这首《清平调》一出,说不定就能让清荷姑娘自荐枕席,红綃帐暖了!”

  柳通轻咳一声:“子瑜慎言。”

  陆临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。

  就算这清荷姑娘真倾心於他,如今囊中羞涩,哪来的银钱赎身纳妾?

  如果不赎身,那还是不要招惹才好,否则牛头人的痛苦也不是闹著玩的。

  他也没有与別人成为“同道中人”的爱好。

  再说,正妻都还未娶,纳妾更是不妥。

  白景明见陆临川不语,越发来劲:“陆兄的《清平调》今晚必定夺魁!到时候美人倾心,岂不美哉?”

  赵明德也笑著附和:“以怀远之才,若真能与清荷姑娘结缘,倒是一段佳话。”

  “怀远怎么不说话?”白景明凑近问道,“莫非真对那清荷姑娘……”

  陆临川放下酒杯,淡然一笑:“白兄莫要拿我取笑。清荷姑娘久居风尘却能守心如月,这份气节原就值得敬重。某以诗相赠,不过酬其雅致,岂敢存轻慢之心?”

  话音刚落,旁边突兀传来一声厉喝:“好大的口气,魁都还没选完,竟幻想著当诗魁,真是不知天高地厚!”

  四人同时一愣,循声望去,只见两个读书人打扮的年轻人正站在不远处,脸上写满不屑。

  左边那人约莫二十三四岁,面容清瘦,一袭靛蓝长衫,腰间繫著块上好的和田玉佩。

  右边那人稍显年长,身材微胖,穿著絳紫色绸缎长袍,手中摇著一把象牙骨扇。

  陆临川、赵明德、柳通均觉得莫名其妙。

  几个朋友在酒桌上聊天,也没有打扰到谁,这两人为何如此激动?

  还真有这般无事生非的人?

  白景明脸色微变,压低声音道:“左边那个是浙江解元顾宣顾文昭,右边是浙江举人马伯远马德卿。这两位在江南都很有名声,合称为『钱塘双璧'。以诗赋出名,据说连南京国子监祭酒都对他们讚誉有加……”

  他虽然性格豪爽,但毕竟出身商贾之家,深知这些江南才子背后往往有世家大族支持,轻易得罪不起。

  这番话既是提醒同伴对方来头不小,也是委婉建议息事寧人。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